一、给定材料

本部分没有材料,请直接查看题目!

二、回答题目

第1题:

人情社会是我国的一个特点,在乡村基层治理中,人情社会应该如何向现代契约社区转变、更好地培养契约精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2题:

某村有十多户原住民,但是已经有部分原住民搬迁到村外居住,当地要发展文旅项目,需要对房屋进行改造,但是现在在村里居住的村民不愿意把改造房屋的补贴分给已经搬出村子居住的人,还有一些人想自己改造,你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怎么办?

第3题:

单位要开业务技能培训会,让老员工培训年轻干部,但是有些年轻干部积极性不高,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领导让你重新组织,你会怎么办?

参考解析:

一、

本道题属于社会现象题目。需要考生结合乡村基层治理特点,提出人情社会向现代契约社区转变的对策。下面结合题干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人情社会是我国的一个特点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人情、重礼数是文化传统。但是当下社会上的人情消费有一些走了样、变了味,尤其在农村一些地方人情消费名目繁多,除常见的红白喜事外,还普遍存在定亲、升学、参军、乔迁、祝寿、满月、一周岁生日等人情消费,这些人情消费给普通农民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在此过程中,也容易延伸出巧立名目、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低俗恶搞、厚葬薄养、贪污腐败等问题,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审题点2:在乡村基层治理中,人情社会应该如何向现代契约社区转变、更好地培养契约精神

题目要求提出人情社会应该向现代契约社区转变的对策,考生可以按照流程轴方式进行作答。首先,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重塑乡规民约,尤其是针对人情往来存在的问题制定专约,让村民更好地培养契约精神;其次,乡规民约出台之后,也需要进行全面执行,因此要强化监督监管,对于遵守规定的村民落实奖励机制,对于违反规定的村民予以纠正处罚,强化村规民约的遵守和落实;再次,仅仅靠监督落实还不够,需要“领头雁”予以引导,因此可以由村里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且由上级部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不良的人情往来行为;最后,要想真正培养契约精神,还需从宏观上改变村民思想认知,因此要强化思想宣传,引导村民们正确认识农村移风易俗的意义和农村人情社会的弊端,遏制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因此,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完善乡规民约;其次,强化监督监管;再次,党员以身作则;最后,加大宣传力度。思维导图

2023年1月14日四川省考面试题(网友回忆版)插图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