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有人认为年轻干部要练笔杆子,有人认为年轻干部要磨出脚茧子,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单位要开办网上办事服务体验区,假如交给你来负责,你会重点做哪些工作?
第3题: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对于这个“限高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
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目。题干中两个观点对年轻干部提出不同要求,考生需要先理解何为“笔杆子”和“脚茧子”,再深入思考两个要求对年轻干部的必要性,明确表态后结合实际展开分析,再论述怎么落实要求。下面,我们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1:“有人认为年轻干部要练笔杆子”
考生先思考何为“笔杆子”,即笔上功夫,第一个观点要求年轻干部注重提高文字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很有必要。考生再进一步分析勤练笔杆子的好处,此处可以运用主体分析法,先论述勤练多写对干部的好处,写文章需要调动自身储备,并思考如何遣词造句、生动表达,因此可以很好地锻炼干部的综合素质。再论述勤练多写对单位的好处,比如随着群众意识的提高,极易发生舆情危机,引发热议,可能不利于单位形象,因此干部需要通过撰写各类文章来对回应诉求、澄清真相、和谐氛围。最后考生论述如何加强笔上功夫,得先具备写的能力,要增强储备,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多写多练。
审题点2:“有人认为年轻干部要磨出脚茧子”
考生先思考如何才会磨出脚茧子,那肯定是多走路,甚至走不好走的路,即经常走街串巷,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调研落实,第二个观点要求年轻干部注重提高实践落实能力。这也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也很有必要。此处可以运用主体分析法,考生再进一步分析深入基层的好处,先论述对干部的好处,基层摸爬滚打必然很辛苦,但也在不断磨炼干部意志,倒逼干部提高应对能力。再论述对群众的好处,群众可以有机会多和干部接触,表达诉求,督促干部解决问题,此处还可以举年轻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难题的例子,比如年轻干部张小娟走村入户,沟通群众,落实扶贫政策的例子。最后考生论述如何增强实干能力,深入基层,做好群众调研,保证政策落实。综上所述,考生对于两个观点都予以认可,因此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路整合内容,作答即可。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阐述理解,表明态度;其次,分别论述勤练笔杆子和磨硬脚茧子的重要性;最后,从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和实践落实能力两个方面给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