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现在有很多的网络平台可以分享购物点评,有很多达人在平台上分享自己消费体验,但是目前出现了一些达人夸大其词,为商家虚假宣传的现象,对此请问你怎么看?

第2题:

基层干部有两种身份,一个是为民办事的勤务员,一个是上传下达的联络员,请结合你的报考岗位谈一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第3题:

小区前面有一块空地,物业私自搭建了建筑,小区的居民对此很不乐意,认为这个建筑可能会影响消防通道,而且正对着大门,会造成生活的不便。居民们多次找小区物业商量无果。小区物业负责人说这是合法建筑,不会拆除,并且加紧了工期。如果你是政府工作人员,领导派你来协调处理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  

第4题:

政务服务中心推出了“好差评”公开制度,有群众反映说他上次办事时给了差评,但是政务平台上并没有公示,他很不满。领导派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要怎么处理?

参考解析:

审题重点

本道题属于社会现象题目,需要考生结合达人为商家虚假宣传的现象,按照“提观点、重分析、抓落实”的思路展开作答。下面结合题干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现在有很多的网络平台可以分享购物点评”

这是题干的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餐饮、住宿、玩乐等均可通过网络预订,消费者可以依靠网络上的评价和推荐等来选择消费的商家、产品和服务,一方面,有“前车之鉴”,能够让消费者了解怎么“避雷”,购买到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能够形成有效的互动,方便消费者解决使用产品的一些疑问。

审题点2:“有很多达人在平台上分享自己消费体验但是目前出现了一些达人夸大其词,为商家虚假宣传的现象

“消费体验”本该是“消费者在消费之后的真实评价”,容不得半点虚假,却出现达人夸大其词,为商家虚假宣传的现象,可见题干强调的是一个负面的社会现象,因此考生可以在开头明确表态,对于虚假点评的现象感到十分无奈。

接下来,可以论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虚假宣传最终结果是消费者埋单,诱导甚至误导其他消费者的购物决策,最终消费者可能购买到劣质产品,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再往深的角度说,如果因为虚假宣传让商家得到较高销量,那么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市场秩序和网络空间的信任造成巨大透支。

因此,需要深究其背后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按照主客观分析法进行分析,一方面,从主观角度看,虚假宣传的背后无非是有利可图,商家能够通过虚假宣传引起消费者关注,提高销售量,达人能够得到商家支付的费用,所以才会给从未使用过的商品写点评;另一方面,从客观角度看,商家和达人交易链的背后是监管的缺乏,平台对于虚假点评商家缺少严打动力,政府部门也认为网络平台上的虚假点评较难管理。

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按照流程轴的作答方式展开分析,首先,要先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内容筛查机制,封禁涉嫌虚假宣传的机构和账号;其次,为了形成震慑力度,政府部门也要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对于相关商家和包庇平台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最后,可以在社会层面加强宣传引导,从思想上让商家坚守法律底线,让消费者提高辨别虚假点评能力。

因此,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明确观点,感到无奈;其次,分析虚假点评的危害;再次,剖析虚假点评的主客观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