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强调,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但是一些领导干部重成绩,轻问题,报喜不报忧。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很多青年人出现了躺平现象,但也有一些青年人在努力奋斗。对此,你怎么看?
第3题:
近年来,上门服务行业迅速发展,社会上有很多上门厨师、上门保洁等。现要制定本地区上门服务行业相关管理规范,假如由你来负责前期调研工作,你会怎么开展?
参考解析:
1、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核心话题是为“部分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时重成绩,轻问题,报喜不报忧”。这很明显是个负面的现象。作答时可以谈该问题的危害,也可以深入剖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思考领导干部应当如何做好调查研究。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1:“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强调,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
这是本题的背景。一方面,突出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另一方面,强调了调查研究的核心。即调查研究不能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成绩也要重视问题。考生可结合上述分析开头表态。
审题点2:“但是一些领导干部重成绩,轻问题,报喜不报忧”
这是本题的题眼。结合题干信息,这里强调的应当是部分领导干部在面对上级时,存在重成绩、轻问题,报喜不报忧的情况。
其一,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真实情况,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领导干部报喜不报忧,势必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妨碍上级领导和政府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报喜不报忧就是在否定事实,这会破坏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考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分析危害。
其二,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什么部分领导干部却只重视成绩,轻视问题呢?从下级的角度来看,行为是由思想引导的,所以可能是他们的思想认识出现了问题,私利当头,个人主义;从上级的角度分析,考核主体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他们掌握着下级提拔任用的“生杀大权”,一个基层干部可能其他工作都很优秀,唯独在某些“一票否决”的领域出现了问题,就可能会导致其晋升无望。说到底是考核晋升制度还不够健全。此外还应看到,上级进行调研时,往往只是听听报告,报告内容全面,也会获得比较高的考核成绩。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由于上级的调研方式出现了问题,所以下级才会倾向于报喜不报忧。考生可以从上述三个角度分析原因。
分析出原因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原因提出对策。其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其二,从多角度入手完善考核晋升制度;其三,要切实转变调研方式,突出“实”。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首先,结合背景开头表态;其次,从工作开展和优良传统两个角度分析危害;再次,从思想认识、考核制度、调研方式三个角度分析原因;最后,就如何解决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