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某地教育局公开对一则人大代表《关于加强教师着装仪容管理建议》的答复中提到,教师群体统一穿着职业装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拟在着装种类、数量、款式、资金来源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形成完善的方案并先行试点,积极推动教师穿着职业装。“要求教师统一着装”引起网友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你为接手某工作任务做了很久的准备,但是领导却把这项工作给了小陈。小陈说他什么都没有准备,想把任务交给你,而你也想承担这份工作。你会如何与领导沟通?

第3题:

派出所和小学要进行警校共建,领导让你组织小学生来派出所开展研学活动,以加深对于派出所工作的了解。你作为负责组织协调的派出所民警,要怎么开展?

第4题:

你是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正在某地开展某项农业调研,调研过程中遇到农民工兄弟反映欠薪问题,但这不属于你的职权范围,你要怎么处理?

参考解析: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核心话题是“要求教师统一着装”。该要求引发网友热议说明这些议论中,既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因此,我们可以先从该要求的出发点入手分析其积极意义,接着从合法性、可操作性等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接下来我们结合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某地教育局公开对一则人大代表……积极推动教师穿着职业装”

这是本题的背景。某地教育局提出教师应统一着装,并对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给出了具体举措。一方面,结合现实情况,目前确实存在有些教师着装不得体,出现“露、紧、异”等现象,影响了教师形象。因此,统一着装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其出发点值得肯定;另一方面,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先调查研究再试点推广基本符合办事流程,该做法有一定的可取性和合理性。

审题点2:“‘要求教师统一着装’引起网友热议”

这是本题的题眼。该要求引发热议,说明这些议论中既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结合审题点1,我们已经从“教师”这一主分析了积极意义,即可以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接下来还可以从其相对主体进行分析——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对于反对的声音,则可以按照“行为分析法”,分析其合法性和可操作性。首先,从合法性的角度,《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衣着大方得体”,并未强制要求统一着装,因此该项规定存在矫枉过正之嫌;其次,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服装由教师自己购买还是由财政负担?统一着装的经费来源有待商榷。“教师统一着装”的目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言传身教的能力,该要求形式大于内容。表态部分可以直接阐明观点。对策部分则可以由表及里,先对如何规范教师着装提出建议,再就如何更好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比如从柔性和刚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首先,针对核心话题进行表态;其次,分析“教师统一着装”的积极意义;再次,分析该项要求的不合理之处;最后,就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