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国家推行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对于有些市关停排污较大企业的运动式减碳,你怎么看?
第2题:
单位要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让你来负责,你认为重点要开展哪些工作?
第3题:
单位要召开智慧社区互动宣讲会,你会怎么召开?
第4题:
你是小李,你的工作面临调整,被派到新的处室,新同事都比较忙,无法指导你的工作,你很多事情无法展开,对此你应该怎么做?
参考解析:
本道题属于社会现象题型。题干中“所谓‘运动式减碳’”的表达有负面倾向,所以对题干中现象持否定观点,在分析部分可以分析其消极影响或者深挖原因,最后可以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下面结合题干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国家推行碳达峰、碳中和理念”
此处给出本题背景,碳达峰、碳中和理念是2020年9月22日,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作出的积极努力,体现出大国的责任担当,可以简单阐述其意义引出话题。
审题点2:“为更好响应国家号召,有些地方政府直接关停排污较大企业,开展所谓‘运动式减碳’”
此处为本题核心,“响应国家号召”是目的,可以延续审题点1中的意义肯定这一初衷。“直接关停”表现出这些地方政府采取的一刀切的做法,“所谓‘运动式减碳’”意思是措施比较激进,所以对这些政府的行为持否定观点更符合题干设定。接着在分析部分,可以用主体分析法分析其消极影响。这一行为直接相关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企业,进一步相关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工人等。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自然会被群众诟病、有损形象;被关停的企业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国家双碳理念被曲解,影响整体工作进展,无法实现最终目标;企业被关停工人会失业,影响正常生活。
或者可以用主客观分析法分析这些地方政府开展“运动式减碳”的原因。主观方面,这些政府思想意识存在偏差,不去主动思考更完善的落实措施,只想快速达到要求;或者即使想要制定更完善的政策但是却没有能力做到。客观方面,现实问题确实比较困难,排污企业转型压力大;或者从外在约束考虑,对于这种“运动式减碳”缺乏有效监管,在工作要求上碳排量指标要求高。本题解析重点分析其原因。
审题点3:“对此,你怎么看”
综合分析的常规问法,分析之后,可以针对审题点2中的原因逐一破解。在主观方面,要纠正错误政绩观念,加强思想教育;对于执政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让在推动双碳落实方面表现优秀的地区进行经验分享、开展专家培训指导等方式进行。客观方面,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针对双碳政策落实困难地区的指导意见,给予一些指标考核倾斜等;对于没有约束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通报“运动式减碳”等方式叫停错误做法,同时加强全面监督。
综合以上分析,本道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肯定运动式减碳的初衷,否定这一做法;其次,从政绩观偏差、能力不足、现实困难大、缺乏有效指导监督等角度分析原因;最后,从加强教育、深化培训、顶层倾斜、全面监督的角度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