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提出“双减”政策。某地教育厅为落实好政策,要求学生不能参与学科类培训,并让学生签承诺书,违反者将记入诚信档案。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你所在的社区服务站进行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改革,对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和自治互助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现需组织居民代表作为体验官,去体验改革成果。如果你是社区工作人员,现在领导让你负责这项工作,请问你会怎么开展?
第3题: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某区将政府部门和街道的优秀干部脱产派驻到重点企业、百强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及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为企业“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提供服务,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服务送上门”。假如你是被派驻的一员,请问你会采取哪些服务措施?
第4题:
你们部门和其他部门联合开展一项工作,你们部门负责对工作进行检查,并撰写工作报告,在写报告的过程中其他部门负责人为了让报告显得好看,让你改一些数据,请问你会怎么办?
参考解析:
本题是社会现象类题目,在“双减”政策下,有的地方为了落实好政策,出台了具体的细则,主要是针对学生,一旦违反后果十分严重,我们需要对这个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开阐述。下面结合题目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提出‘双减’政策”
题目中给出了“双减”的背景,可以看出,这项政策是为了规范校外培训,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而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因此,这是一项很好的政策,各地都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不仅应该有对校外培训的具体要求、业务范围等,也应该有关于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作业量调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审题点2:“某地教育厅为落实好政策,要求学生不能参与学科类培训,并让学生签承诺书,违反者将记入诚信档案。对此,你怎么看”
该地教育厅出台这些措施的初衷是好的,是具体在落实“双减”政策,但是使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承诺。我们可以用目的行为法进行分析,首先看这个行为本身,诚信档案会影响到学生后续成长整个过程,而且记入诚信档案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依据。再来看这个行为是否可以达到目的,“双减”不光不让学生参与校外培训,而是要减轻负担,提升水平,这样会让大家对政策不理解,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水平。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措施落实“双减”政策。要想落实好“双减”,首先应该叫停这个落实的措施,另外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审题点1,我们应该在对不合规的校外培训进行整改,也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养。
因此,本题的作答思路是,首先,对这个现象表达自己的态度;其次,分析这些措施的问题所在;最后,解决问题,给出落实“双减”政策的更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