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你是一名乡镇干部,有三种说法:1、不用坐班,下基层。2、要按纪律要求坐班。3、只要单位有值班的,可不坐班。你怎么看?

第2题:

新来的同事小李,领导让他负责一项问卷调查工作。他说问卷是黑白色的,可能效果不好。为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小李要换成彩色的调查问卷,但是单位没有彩色打印机,小李打算自费去彩色打印。你是小张的同事,你对小张有什么建议。

第3题:

端午节,你到村里面慰问一批独居老人,第一家用时1小时,第二家用时一个多小时,但老人还是不让走,你该怎么做?

第4题:

假如你是副镇长,到村里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发现电线杆上贴了很多农具机械出租的广告,你会怎么做?

参考解析: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题目,题干的核心话题是“日常坐班考勤”,并且说明不同单位对此有不一样的规定,因此就可以分析这些规定的内容,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结合题目详细进行分析。

审题点1“你是一名乡镇干部,对于做好乡镇干部有三种说法”“对这三种看法,你怎么看”

这一审题点首先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是乡镇干部,因此要充分考虑乡镇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乡镇工作实际,说明不同的说法道理所在。紧接着说明日常坐班考勤的不同规定,问如何看待,因此就要剖析不同看法的优缺点,做出一个最适合乡镇干部的选择,然后说明作为乡镇干部,应该如何处理好坐班和下基层的关系。

审题点2“不用坐班,多下基层,深入到民众中去”

这是第一种考勤要求,鼓励多下基层,优点是可以通过下基层密切和群众的联系,问题是这种考勤需要自觉性比较高,而且不用坐班也可能导致上下沟通不畅,不能及时领会决策和工作意图。

审题点3“要按纪律要求坐班,让群众时刻找到自己”

这是第二种考勤要求,按照纪律坐班,优点是能够更方便了解考勤情况,而且可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做好联系工作,但是作为乡镇部门,这一方式不能走进群众,容易和群众产生距离,而且也无法反馈群众的实际情况。

审题点4“只要单位有值班的同事,就可以不坐班,要下到村里去

这是第三种考勤要求,在有值班人员的前提下可以不坐班,这样兼顾了单位工作和基层工作,但是在具体落实中需要明确要求,比如做好工作对接、做好考勤检查,确保考勤制度落实。

综合上述分析,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其次,明确观点,更认可第三种方式;其次,分别对三种方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有效的落实举措。

© 版权声明